唐湘龙 00:13
好,欢迎来到观点平台,欢迎来到龙行天下,我是唐湘龙,现在早上的 9 点半钟,龙行天下所设定的栏目里面。
原则上每个月最少会有一次王孟源大师上课。当我透过许多的管道找到王孟源的时候,一方面我自己会觉得有如获至宝的感觉,因为我已经注意他的一些谈论非常久了。第二个我也不意外,我们的观众对王孟源的粘着度、忠诚度非常高,因为他的叙事风格的独特性跟一致性,我相信这是许多喜欢王孟源、王大师的观众朋友们的主要的原因。好,今天王孟源上课,我也是听课的学生。
今天在跟孟源沟通之后,我们设定了三段的主题,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先从俄乌战争谈起。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几乎每个月跟孟源在连线的时候,我们大概都会了解一下俄乌战争的最新的情况,这个情况不是一些单纯的大国战略等等,而是战场上面的讯息其实很有限,而且里面都会包含着很多很多真假不分、虚实末变,有许多是官宣,有许多是被被网络上面刻意编造过之后意图带风向的假消息。这使得你要了解俄乌战争真实的情况变得非常的困难,你要去追踪很多的管道,正反面的管道的讯息,同时要很有耐心的去做交叉比对,在比对的过程当中要确定一些的事实面,它到底代表怎样意涵,这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即使在战场当中,你现在即使身处战场你也不见得能够做得到好。因此跟孟源在谈这些事情,尤其在从上个月到这个月,我想在俄乌战场最大的转变就是乌克兰反攻了。好,乌克兰反攻,你看到整个西方媒体的叙事,以及在基辅泽伦斯基官宣的内容来看,都是一副越来越胜券在握,然后觉得自己好像,好像非常的强大,非常的强势,除了拒绝谈判之外也不断的放话就是我要打到莫斯科,我要收回克里米亚,我绝对不跟俄罗斯谈判等等。西方似乎也都在呼应这样的主张,也不断地源源不绝地,比过去看起来更积极地在供应乌克兰的一些军需的要求,真的是这样吗?好,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段了,比较完整的就俄乌战争的分析,现在在所有的媒体当中不太容易看到。
第二个部分我们再来看,因为美国即将要大选了,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个大选本身,不管是其中选举的现在的气氛也好,或者是在其中选举的酝酿的过程当中所导致的美国社会的许多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尖锐的对立,已经全面的台面化了。王孟源除了做政治观察之外,他毕竟很长时间是在美国生活工作的,他自己怎么看这件事的事情,他有他的观察。最后我们再来看通膨,美国刚刚公布 3 月份的通膨的数字,公布完之后美股大跌 1276 点,两年多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它都告诉你,市场上面觉得通膨并没有退,美国的通膨仍然很严重。国际上面的通膨的数字起起落落或许有一些,但基本上都在历史的高点的附近,通膨到底接下去会怎么走?
好,今天来先介绍我们的来宾,今天在线上的是人在美国的王孟源,欢迎。
军事信息
王孟源 04:30 很高兴再上你的节目,跟大家聊聊天。你刚刚提到的开场白其实让我有点感触,就是怎么做信息的分析,尤其是在当前这个国际社会是在谎言帝国的统治之下,然后我们又要去看,尤其是俄乌战争这种先天就有战争迷雾的事件,怎么样去仔细的过滤错误的讯息或者虚假的讯息,我想既然你已经提起来,我就先稍作解释,然后我们再去谈整体好了。
其实你如果是我博客的老读者就会知道,我常常说我在一般的预测跟分析上可以达到大概 90% 的正确率,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军事议题。这个军事议题为什么这么困难?是因为他先天就有保密的需要,而且先天就正正当当地需要造假。你看像这一次俄乌战争,俄国的国防部虽然是不轻易的撒谎,但是真正有需要的时候他们还是会撒谎的。比如说在开战前,他们就说我们绝对不会开战。
唐湘龙 05:55 没错,讲了好几次。
王孟源 05:58 对,然后再加上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这次分析这个俄乌战争,所有的主要消息来源都是俄文,这个你语文的熟悉度其实是你做这些分析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你从语文的流畅、写作的结构,还有他对事实证据的论述,或者是作者本身的记录都可以看出,是不是可以。你如果这个不是你的母语,或者是你对他不够熟练的话,这些很重要的第一步过滤你就做不到。这样说来,是不是这次俄乌战争它既是军事,而且又有语言的隔阂,是不是就是我们无法跨越的鸿沟?其实刚好相反,因为它有一个很特别的因素。我想跟大家解释一下,其实它是我所知道主要的过去几年来的主要军事议题之中最容易分析的,你只要用心就很简单可以分析的对,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乌克兰它那一方基本上就是公然撒谎,他们讲的话 10 句里面有 9 句是造假的,跟自由时报一样。
唐湘龙 07:20 哈哈哈哈,你那么有把握吗?为什么?可是我看泽伦斯基或者是他的参谋总长讲话那个讲得斩钉截铁,很有自信。
王孟源 07:33 他们基本上 Zelensky 的专责就是撒谎公关。事实上,他的最高级助手,他的所谓的国安助理,在我的博客上有一个 link,可以去看他的视频。他公开的说,我们现代乌克兰建国的根基就是谎言,因为没有谎言的话,我们马上就土崩瓦解。乌克兰那边是绝对都是撒谎。
我刚刚提到自由时报,其实我的老读者也都会知道,我当初决定会想要写博客,就是因为 2013 年我在很久很久没有回台湾之后又回家省亲,因为我爸妈身体不好了,不能够再来美国跟我住。所以我后来决定,既然他们不能来,我还是回去看看他们。去的那个暑假,因为我在离开台湾已经 20 多年了,所以有点陌生。我住台南嘛、台南乡下,几乎亲戚朋友都是看自由时报,我看得目瞪口呆,因为我在美国当然是习惯了假新闻,但是,但是那个密度跟强度还是把我吓得大开眼。
唐湘龙 08:57 不好意思,越你讲的让我觉得太好笑了。好,你继续。
王孟源 09:04 所以是我回了美国以后一直觉得这样子下去不行,所以我才自告奋勇的要决定,考虑了好几个月,然后最后到 2014 年开始写博客。所以在你们现在看到我、会知道王孟源这个人、会有这个博客,其实是因为我被2013 年那一次被自由时报的震撼教育。
我现在刚刚讲到乌克兰那一方的资讯完全不可靠,俄国这边他们是有意的只给你很枯燥的、很没有什么好分析的一些信息。我去看那个他们的国防部每天的公报,真的是干枯的跟柴火一样。所以事实上虽然有很多小道消息这样飞来飞去,但是你在乌克兰方有意造谣,而且他们会故意去假装是俄国人然后来造谣,这个情况下很自然的就涌现了出一个自清的集团,叫做 Rybar,他们的简称叫Rybar,他们自称是一个自告奋勇的一群志愿的俄国记者,他们在过去的 6 个多月很快的就建立了很好的信用。第一个是因为他们几乎所有的话题都可以评论,第二个是他评论的时候很显然不是有主观偏见的,就是他虽然是从俄国人的方向来角度来看,但是如果有人说俄军今天打了大胜仗,在你们这个村庄,大家到最后等的都是要 Rybar 出来,说往往 Rybar 是隔了一两个小时以后跑出来说并没有完全占领,只不过是占领一个角。然后大家就说,好,然后事后都证明这是正确。
所以因为这个因素,因为 Rybar 这个因素,所以俄乌战争的讯息其实很简单,它就有一个瓶颈,你不管是谁要找新的信息,他的第一手资料都是来自 Rybar。所以你不论是华语世界或者是英语世界,或者其他语文的世界,你真正要追踪这些细节,最终的那个手段都是靠着自己阅读俄文,或者是去看 Rybar 的英文 Twitter,他的那个 Twitter 的发表发言。我个人追踪的是一群主要是欧洲的评论员,他们是德国人、白俄罗斯人、奥地利人等等,希腊人等等,但是他们基本都是都会讲俄语,然后他们基本都是去看了 Rybar 的的这些报告之后自己总结,然后整理出来。
因为有这个瓶颈,所以你事实上都不需要去当第二手的人去看,直接去看。你可以再去看这些,你自己可以当第三手来看这些第二手的资料。因为为什么呢?因为正因为只有 Rybar 一个管道,一个可信的管道,而且他这个管道已经打开知名度了,所以不可能有什么独家新闻。所以你反而不是不需要说去过滤什么,你很简单的就是追踪几个比较诚实的评论员,然后看他们之间有什么重复,就可以很简单的看出哪些是他们从 Rybar 拿来的事实,然后哪些是他个人的分析意见。所以这对我来说是可以说再方便不过了。
一般来说,一般的话题你做分析的时候是没有这么方便的,因为你的第一手资料本身就会很可疑,而且会有很多很多的第一手资料,再经过转述之后,第二手、第三手,更加的... 所以在一般做研究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是你尽可能的去直接找第一手资料,然后你要怀疑第一手资料,然后想办法的想办法过滤或者是还原事实。但是在这一次的俄乌战争中没有什么太大的必要。
唐湘龙 13:57 为什么?
王孟源 13:58 就是因为这个 Rybar 这个瓶颈,因为 Rybar 本身就已经具有:第一个它很完整,它基本上所有的战争细节它都报告。第二个它本身就很严谨,其他的第一手的、当地的报道直接出来的资料跟他的质和量都完全比不上。你如果两有冲突的话,照逻辑来说都必须要先相信 Rybar,你就不必要去管其他的第一手。
俄乌战场
唐湘龙 14:31 因为今年的从其实几个月前,当我看到当时的泽伦斯基辅不断的放话说8月要反攻,我们也在看了,最少从西方的叙事或者战场的变化来看,8 月确实乌克兰去确实发动了一波的反攻,而到这两个礼拜左右的时间,在乌克兰为主的西方叙事里面,它就说就是重新夺回了 1000 平方公里、 3000 平方公里、 6000 平方公里。到最近的叙事说夺回了 9000 平方公里,将近 1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时在哈尔科夫这个北方的主要的省份已经把俄罗斯给赶出去了,战略要地 Izyum 收回来了,在南部的这 Kherson 地区也开始在组织反攻,也看到了泽伦斯基越来越强硬的讲话,而在俄方方面来讲,除了偶尔的这个就是说零星的这些,就跟您刚提到的那种很枯燥的新闻回应之外,俄方的讯息反而现在开始逐渐被怀疑。因为战场上面看起来他是在撤退。到底现在的战场的实况如何?
王孟源 15:45 其实双方都说了一些实话。比如说乌克兰说他们占了几千平方公里,他们的确占了几千平方公里,俄军是不是一路溃败?是一路溃败了。但是俄国人他们说我们并没有什么损失,他们的确是没有什么损失,然后他们说我们事先就计划要撤退,这个不是完全精确,可能让你误解他们是故意的一个陷阱,不是陷阱,但是这个事先就准备有撤退的计划,也是在某个角度来看是实话,这个我可以待会我再完整的解释给大家听。不过事实上是他们双方都各自说 2 分实话, 1 分谎话,各取所需。为什么可以这样子?因为他们双方所寻求的东西是完全不冲突的。你也许说两军对战怎么会不冲突?他们都在追寻胜利,但是俄军我即使在过去 6 个月已经反复解释过了,他追寻的是杀伤,他并不在乎土地。
唐湘龙 17:01 这个这里确实重复讲过。
王孟源 17:04 对,然后乌克兰他追寻的是什么?公关。做公关的时候这个报道是报道土地占领比较容易吸睛,还是报道伤亡比较容易吸睛?他根本就不在乎伤亡,因为伤亡这种东西是随口说了算,没办法证实的。但是你说我的部队占领这个村庄,这个是大家有目共睹,谁也不能否认,对不对?所以乌克兰这一次作战的目的就是占领土地这个,因为乌克兰现在别说是军事了,他们的这个人员基本上战前的那一批正规军已经快要消耗殆尽了,现在都是新动员的,现在它不但所有旧的武器也都消耗殆尽,像现在用的都是北约送的武器,它甚至连一般的文官官僚国家的正常运作,每个月 50 亿美金的资金都要靠美国跟欧洲。这个唯一能够激起这些捐款热情的就是你必须要有胜利的战报。
王孟源 18:16 这个胜利的战报,我又刚刚讲过,占领土地的胜利战报要远比所谓伤亡的要重要的多,因为这个伤亡的结果随便撒个谎就可以否认了,所以事实上双方都可以各取所需,它并没有什么可以真正冲突的地方。我现在开始正式地回顾这次作战的过程。然后你可以看看跟新闻的报道是不是大部分吻合,只有细节上这个实情并不是很多主流媒体所给你的印象。这一次乌克兰进行的反攻其实是从 5 月就开始广告了,已经广告了四个月。
唐湘龙 19:07 没错。
王孟源 19:09 他们为什么知道在8月底9月初可以反攻,是因为他们有一批新的征召的兵送到英国跟波兰去训练,就是我几个月前也谈过,就是他们的原本的精锐的野战正规军。我这里说正规军就是有能力野战,并且进行兵种协同,能够跟炮兵、战车,然后跟空军协同作战的。乌克兰的民兵基本上就是拉夫过来,有的训练了两三天,有的根本就没有训练,直接一把枪交给你。这样的人除了守战壕之外没有任何能力,你教他说往前进攻 10 公里,他们都会迷路的。
他们原本的正规军有大概 8 万的精英,就是在东乌前线原本是准备要进攻的,一旦仗打开来,他们基本上就被定下来了,偶尔有一两个旅可以往后撤,但是这个整个部队的整体xxxx(推测为上前)。因为你一旦撤多了,那个俄国人就会乘虚而入,然后席卷整个战线,那是不可承受的。而且你要做机动防御也不行,因为俄军有完全的空优,我想我上个月才又解释过,这个他们能够撑到这么久,其实很大的因素是靠着工事,尤其是已经八年来, 2014 年以后建立的工事,所以你要机动防御的话就必须要放弃工事。在俄军有压倒性的炮兵优势之下,这是找死的。事实上 2014 年他们已经有一个很惨痛的经验,有两个机械化营在机动的过程中被俄军的炮兵打了,连一个敌人都没有看到,两个营就死伤大半,所以根据那一次的经验,这一次乌克兰从头就没有想要打机动战。
既然原本的这精锐的受过几年训练的专业士兵都在东乌,他准备这个反攻其实是靠着英国跟波兰帮他重新训练的部队,这些实际上数字有多少,这个是没有办法确定的,因为他们不会公布,公布了你也不相信。 Rybar 是唯一一个可靠的讯息。他也不可能知道乌克兰那一边送了多少人,顶多就是估计一下,估计一下也是他的估计,也是你估计你的,我估计我的,主观意味很严重,所以这个时候你就知道这些数字完全都是大家凭推理、逻辑跟经验来估。所以大家就英文是说 take it with a grain of salt,就是带点调味料来吃,不要把它的生吞活剥,认为百分之百的是纯的。
从这一次事后的复盘来看,他们大概是训练了 3 万多人。为什么我说3万人?因为他们第一波就是第一个礼拜是先在 Kherson 那个地方投入了 5 个旅。乌克兰的旅一个旅是 3000 人,五个旅就是 15000 人,这五个旅基本上就是被拒止在防线之外,然后关起来打。唯一的例外是有两个旅是突破了那条 Inhulets river,就是那条河,一条小河,然后很奇怪的是别的地方都没办法突破超过 3 公里,就只有这个要过河的,他们建了两个浮桥,过了河,很轻松的前进了 10 公里,然后忽然这个口袋就收紧了,他们到现在还被关在那个口袋里面,所以基本上第一波去打 Kherson 的,那个真的是踢铁板了。就是我其实上个月也已经预期、解释过了,就是他们进来的时候要挨一波炮火,准备要逃出去的时候还要再挨一波,然后隔了一个多礼拜,忽然的在 Kharkiv-Izyum 这个方向有了新的攻势,这个就是势如破竹了,也就是现在大家纳闷的事情。
我跟大家解释一下,这个投入的时候一开始只有 3 个旅,但是后来证实后面还有跟着的预备队,有人说是两个旅的预备队,有人说是三个旅的预备队,这样子就可以算他这一次反攻作战,乌克兰投入的一共是 10 个旅,或者是 11 个旅,那就是 3 万多人。当然这些旅是所谓的正规军,就是能够机动作战的部队,他们还有很多民兵,就是刚刚拉出来的炮灰。那个是负责是你如果有前进的话,尤其是在 Kharkiv 那个地方,你如果进展顺利的话,后面的占领的责任是由他们来负责,对不对?他们是负责善后。至于为什么俄军会一触即溃,是因为他的那个军力实在太悬殊了。这个他们进攻的这个方向是在从西往东,越过河去攻击Izyum北部的那个森林地带。那个地带我先跟你讲一下,我现在讲的那 6000 平方公里的地方,刚好是乌克兰北边人口密度最低的一块地方。Izyum,好像大家谈的耳熟能详。但是他的战前的人口在开战之前的人口也只有 4 万人,想想看 4 万人是多小的一个镇。
唐湘龙 25:36 大概就台北市的一个里再大一点点而已。
王孟源 25:42 对,然后开战之后往东边跑往西边跑的,看你的政治倾向,跑的都快光了,根本就没有几个人。顶多就是几千人留下来,其他的地方都是小村落,而那是因为那个地方刚好是乌克兰最主要河流上游的地方,有很多森林,还有那个河道弯曲留下一些旧的湖泊,所以是一个水箱,不能说是沼泽啦,但是有很多河流跟湖泊的地形,然后这个水边都是茂密的森林。事实上俄军开玩笑把一个其中最大的一个森林叫做 Sherwood Forest ,就是那个罗宾汉故事里面。哈哈哈哈
照理说,你说像这种森林地形还有很多水流,它是易守难攻,但是这个易守难攻的条件是你有步兵在那里,就是他能够抵消对方的装甲兵,但是他也能够抵消对方的炮兵,因为炮兵没办法看穿森林的树叶,他们比较容易掩蔽。这样一来俄军的真正的优势就是炮火跟空军的优势就大致抵了,然后俄军又一直没有真正去花攻势,然后等到你的面临的攻势是 8:1 或甚至 10:1。现在有很多消息出来,估计大概是实际上的比率是 8:1 和 10:1,就是当地守军只有 1000 多人,而且这 1000 多人不是重装的正规军,而是武警、警察部队就是所谓的警卫部队,完全轻装的只有机关,顶多只有机关枪的,这种部队基本上就是去维持治安,然后做警惕,这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呢?基本的原因还是当初一开战在 3 月跟 4 月,我不记得是在你这个节目上说的还是别的地方说的,就是投入的兵力实在太少。
唐湘龙 28:15 没错,这个你已经谈过几回。
王孟源 28:18 对俄军投入的正规军一般估计是不超过 8 万人,总投入连民兵跟佣兵加起来最多的时候有 19 万,现在大概只有 15 万或者 16 万左右。
唐湘龙 28:35 就是孟源这地方我打个岔,因为这是我看不懂的地方,就是俄罗斯从 2 月 20 号开战,因为战争是俄罗斯设定的,是俄罗斯是发动攻击的一方。但是就像战场上面所看到的,孟源从一开始推断的是对的,就是俄罗斯的整个的部队是不可能发动全面占领的,他也没有那样子一个军事的部件,那打到现在这个规模了之后,他也不可能不知道乌克兰在正在酝酿一波的反攻,他一定知道他要酝酿一波的反攻。而这个反攻的位置,老实讲,以乌克兰的地形或者现在两军交战的形态来讲,你要去骗俄罗斯也不太可能。
但是我不懂的是,当乌克兰的反攻开始了之后,为什么所经之地感觉上面俄罗斯好像没有什么准备,没有什么主导?甚至我们看到的国际新闻,现在白俄罗斯会不会进场不知道,这个也看到车臣的这个就是说这个领导人也表达了一些的不满,觉得那个是领导的问题,我们也看到甚至于连朝鲜都说他们要卖武器,他们要派军进来,连伊朗的就无人机也都进来了。因此他就形成一个印象,就觉得俄罗斯好像快不行了,连这个外围的帮手都准备要进来,连一些像是朝鲜的武器装备,除了核武器之外,你可以判断它的装备不会怎么样的,好像都准备要进场了。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个俄罗斯?
王孟源 30:12 首先我先谈一下这个武器,它跟伊朗买的唯一的是那种长航时长察打一体无人机。
唐湘龙 30:18 无人机。
王孟源 30:19 这刚好。
唐湘龙 30:20 是俄罗斯需要的。
王孟源 30:21 这刚好是俄国这一次最需要,我从二、三月的时候就讲,他们这个装备的最大弱点就是长航时的,然后后来美国送了 M777 还有 HIMARS 出来之后,这个需要就更迫切。原本俄国人还想着撑,咬着牙撑一撑就过了,结果你想想看,这个 HIMARS 的射程 70 公里,将来可能还送射程更远的。你去反击这种超长程的、机动性的火力投射武器,最好的方法就是察打一体的无人机,看到了就直接一枚小飞弹下去,他跑都跑不掉,没有时间跑。所以照理说世界上最先进的察打一体无人机三个国家就是美国、中国跟以色列。
唐湘龙 31:10 没错。
王孟源 31:12 但是我想中国不愿意明着参与这个战事,就是他的这个外交战略,所以退而求其次去跟伊朗拿,我觉得是合理的,因为它就是单向的,刚好是一个最大的弱点,然后刚好又遇到 HIMARS 这个需要无人机去克制它。至于北韩这个消息还没有确认,但是你就算真的确认的话,他买的也不是武器,而是弹药。我想我也说过了,俄军消耗的弹药的数量真的是吓人的,这个是已经达到了二次大战同一个级别,就是他每个月是几百万、几百万的在打。你想想看这个几百万发这个是什么意思?美国的陆军刚刚招标,要重新补充他们的炮弹,因为他们炮弹送去给乌克兰的话,因为现在都 M777 送过去了。他们认为美国全国的产能是多少?每个月是一万两千发,每个月,这是美国全国的产能一万二千发。但是俄国现在的使用率好像是一个月就一两百万发,对不对?你说这样子,我想俄国的产能当然是要比美国高好几倍了,但是那个。
唐湘龙 32:54 仍然是不够的。
王孟源 32:56 还是不够用。你去跟北韩这个便宜又好用,炮弹这种东西没有什么技术嘛。
唐湘龙 33:03 没错,没错。
王孟源 33:04 就是产能对不对?我觉得是说的过去的,大家不要把它太在乎,这个只是权宜之计,仗打起来的时候你总是会发现一些小东西,你这个没有什么太大价值,但是仗打起来以后忽然就有需要的时候,你那基本上哪里方便就从哪里找嘛。我觉得它的真正的问题是普丁从一开始就没有投入足够的军力,而事实上在开战之前,我还有全世界所有值得听的评论员都说仗打不起来。这个分析其实有两个路线,一个是从外交政略路线来看,就是你事实上应该尽可能的再拖上两三个月,看看能不能让德国跟法国回心转意,我那时候这个有明说了。
另外还有一个军事的原因,就是当时俄国朝前部署的那个部队就是十几万。你要打乌克兰的话,大家依正常的军事常识来估计十几万是远远不够的,你至少也要有四十几万才能够正经的打一场漂亮的战争,所以百分之百值得听的、认真的、有专业知识的观察员越是懂军事的,越是认为打不起来,因为俄军没有那么多部队在前面。结果他打起来了,打起来以后果然第一个月是很吃亏,对不对?然后现在问题是第一个月的时候他试图去威胁基辅,这个当然是自找苦吃,后来因为要以战逼和。事实上乌克兰也不可能同意和谈,因为他们那个领导人全都是被昂萨控制的。后来他就第一阶段改成第二阶段撤回来,撤回来以后他这个 Kharkiv 没有完全撤,即使 Kharkiv 那个时候他们就已经考虑要撤,但是Kharkiv没有完全撤。因为为什么呢?他觉得他们的这个 SMO 他们的所谓的 special military operation 特别军事行动,他的这个核心的目标、地理目标是什么呢?是 Slovyansk跟 Kramatorsk。
这个是在北 Donetsk 州, Donetsk 州北部的两个大镇。这个是我刚刚提到乌克兰东乌军团的军团司令部所在,也就是他们最后的防线。那个时候俄国之所以会没有从Kharkiv外围全部撤掉,反而是派兵往南占领了那个小镇Izyum,就是这次被光复的那个小镇。原因是从Izyum,你可以从另外方向去威胁那两个重镇。就是 Izyum 虽然是在Kharkiv,但是它是隔壁的,所以从那边你就可以多一个方向去威胁他。这里的问题是从4月占领 Izyum 之后,4 月、5 月他们真的尝试着从 Izyum 这样子中央突破、四面开花,结果被挡住、打得不漂亮。然后到了 6 月、7 月改成从Lyman,Lyman是比较靠东,就是直接在Kramatorsk北边的正北,而不是从西北下来,是从正北下去。结果就是在我刚刚提到那个 Sherwood Forest 被挡住了。因为乌克兰真的有的是兵,反正我刚刚说过这些刚刚这动员起来的人别的不能干、那个守战壕是可以的,对不对?就把他这个叫三壕五步, 5 步一个、 十步在一个大的。这样子就变得非常困难,尤其在森林这里面你很难使用重兵器。所以俄军原本在 Izyum 是有好几个合成战斗营,然后后来重点转化 Lyman 以后,Izyum还是有驻军作为助攻。
但是我们现在回头去看,在7月的时候,这个这个从Lyman向南的攻势受挫之后,其实他们就已经开始重新部署了,就是这些部队就被抽调,抽调以后就是唱空城计,因为我们这一次事后复盘,我刚刚讲过,整个Kharkiv几千公平方公里只有 1000 多个兵,而且是警卫兵。这个唯一的解释就是俄军的确是觉得这个地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那就干脆把这些,反正要打也定不了,那就把这些兵调到更重要的Donetsk前线去,然后派一些杂兵在这边守着,很少的杂兵。这个杂兵可以怎么样?如果乌克兰继续做袭扰,就是从4月Izyum 被占领之后,其实他们一直通过从西方的森林试图对Izyum做袭扰,就是小部队一个班或者是一个伍这样子做袭扰。那他们觉得这些警卫部队应付这些袭扰够了,但是他们可能没有预料到的是这次乌克兰的计划,因为他们的重点是要占领土地,为了占领土地去做公关。
所以其实在Kherson那个佯攻,就是只用了一半或者略低一半的兵力,大半的兵力保留在一次投入,投入到Kharkiv去了,投入到Kharkiv去,当然 1000 多个兵是挡不住1万多个机械化的重装部队,对不对?所以他们就掉头就跑了。当然这 1000 多个不完全是警卫部队,有一些东乌民兵,但是你后来事后复盘觉得伤亡顶多就是 300 人,你一开始就只有 1000 多个你能伤亡多少,对不对?然后我也曾经考虑过,他们为什么,其实 1 万多个进攻也不算是太大的一个。
唐湘龙 40:12 没错,也不是挡不住,何况如果哈尔科夫就在俄罗斯的边境上面,他如果要做,资源是办得到的。
王孟源 40:22 你真的要挡的话,先投入一个旅去把它阻击一下,然后在两三个旅这样子上面。但是问题是这一次的这个 s m o 过去 6 个月,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作战的最高标准,是什么?就是我刚刚已经说过的伤亡比。他们最要求最重要,俄军看的最重的就是伤亡比。他们这一次决定如果逃跑的话,我损失 300 人,但是我可以用炮兵跟空军,创造乌军 3000 人以上的死伤,对不对?甚至现在的估计是至少 3000 了。我说的是死伤,不是死亡,死伤,死亡跟重伤加起来有,从 3000 一直到 6000 都有。我说 3000 是最低的估计。你这样的这个伤亡比是 1:10,但是你如果是投入野战兵力,紧急投入的话,你的伤亡比就达不到 1:10,他完全就不在乎这些土地。我个人觉得你不在乎土地可以,但是你这些占领区的百姓,可能已经跟你俄军合作。
唐湘龙 41:36 没错没错,这个是个问题。
王孟源 41:38 你这样,但是再反过来讲,有两个可以为他开脱的解释。第一个是当地原本就没有什么人口,我刚刚提过 Izyum 也只有几千个老百姓,对不对?第二个是跟南部的 Kherson 不一样,Kherson 是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说要把他们俄国化,但是到了4月初和谈无望之后,他们就开始整体俄国化全部都换成卢布,全部都换成俄国,而且准备公投,但是他并没有在Izyum跟Kharkiv做这样子的事情,所以他们可能是觉得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风险,他愿意承受这些百姓被乌克兰人、乌军占领的这个危险。
当然我们说到底就是,Putin 为什么不愿意多派一点兵?就是我已经反复的,我从 2 月讲到 3 月,然后一直讲到现在,就是我一直觉得他可以再多派点兵。因为你即使不完全投入,拉着当预备队也可以有减少伤亡跟减少风险的好处,对不对?像现在这样子,整个战线捉襟见肘,次要方向必须要唱空城计,其实是因为他在用兵非常吝啬的一个结果,必然的结果,这个你那个战场上的指挥官是没有办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唐湘龙 43:30 我有两个问题就是请教孟源。这个话题我们就可以先告一段。一个就是乌克兰的这一波的反攻什么时候会开始遭遇到俄罗斯比较正规的回击,那为什么你判断就是说俄乌战场的形势其实并没有改变,大家看到的都是表象。第二个就是说扎波罗热核电站被攻击这件事情,他有什么特别的战术意函。
王孟源 44:05 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他们基本上,我说过这一次虽然俄军没有事先预期到这个攻击会是有 5 个旅或 6 个旅来攻击,所以有点仓促。但是他们的确原本就不在乎,原本就计划考虑,就是说没有确定要撤,但是考虑要撤。所以一旦面临乌克兰的大军过来,他们大概开了一个小时的紧急会议。就是我刚刚讲的,你有两个选择嘛?一个就是 1000 多人全部赶快撤回来。尽量减少伤亡,反正让对方进来的时候,我用炮兵跟空军去打,跟地面上有没有步兵一点关系都没有。第二个选择是你派紧急预备队,然后去跟他做地面战,这样一来你没有攻势可以依托,对不对?完全就是进攻对进攻,这样子做运动战,这个的时候的伤亡比就很难看了,对不对?不可能好看。
所以他们选择的,所以我一开始的时候说过,俄国人说他们这是按计划撤军,既是实话也是谎话。实话是他们的确是有这个计划,而且事后也按照计划做了,但是这个时机的选择不是他们选择,但是因为有那个计划,所以他们就很简单的退到更大的一条河后面,所以基本上现在乌军一旦前进到这条河,然后想要渡河去攻击Lyman的时候,就是又跟那个Kherson一样是踢到铁板了,就是完全都没办法前进了,就是这边依旧是次要方向,依旧是防守态势,但是正规的、认真的要守住阵地的防守态势,不是只有零零星星的所谓部队那种。
唐湘龙 46:13 我们现在已在荧幕上面所秀出来的这张图,刚刚就是王孟源提到的更大的那条河叫叫 Oskil River,他在 Izyum 的东方的位置,所以如果接下去乌克兰的军队再往前推进的时候,大概就会真的碰到了俄罗斯在的地方,所部署的包括以 Lyman 为中心的主力部队大概就在这附近了。
好,前面呢?你看到的哈尔科夫的部分,看来为什么一直有种声音觉得俄罗斯似乎是在设一个空城计在请君入瓮,这是为什么市场上面就舆论当中一直有这样怀疑的原因,就是你乌克兰反攻的也太轻易了,而在战场当中的交手的这样一个炮火这么的低,而伤亡又这么的少,这不合理,所以认为那个是俄罗斯本身的战术思考的问题。好,最后就是我看不懂的就是说为什么大家会对核电站?这全欧洲最大的核电站,乌克兰毕竟是发生过车诺比尔的,对于核电站的风险核外泄,他们其实是比任何国家都有切身之痛的。可是在战场攻防之后竟然会去攻击核电站,他有他特别的用意吗?。
王孟源 47:31 Zelensky,你觉得他在乎这些事吗?
唐湘龙 47:33 对,这我从最坏的情况我就只能这样想,就是他根本就不care。可是他是那个很不可思议。
王孟源 47:41 我跟你讲Zelenskyy唯一的任务、唯一的职务,就是负责搞公关、做表演。他是一个演员,现在还是演员,他从来就没有从演员的生涯退休下来。这个为什么会专注在这个核电站呢?我其实上个月已经讲过了,就是因为核电站特别容易吸睛,特别容易吸引注意力。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这个国际原子能组织,也是一个完全由欧美控制的组织,去看他们发的那个报告,你如果去看英文的原文,像我刚刚我半个小时前讲的,你尽可能的去找第一手资料,然后可以字里行间去看它的这个用语怎么样的扭曲,就可以看得出写作的人的立场。你去看他们发表这个报告,真的是所谓的 contortionist,就是扭来扭去的,就是不讲这个炮弹是谁打的。
唐湘龙 48:49 他连讲都不讲,我觉得这个太不合理。那你原能总署在干嘛呢?你人都到了现场,秘书长都讲话了,炮弹应该很容易判断是谁打的。
王孟源 49:03 因为他们也是欧美的附属组织,所以这一次是一个政治任务。他们去那边其实是策应。他们附带的一整个旅行团里面就渗透了一大堆乌克兰的特种兵,被抓住了嘛?那些特种兵假装是随行的记者被抓住了,然后与此同时有 2 个连的特种兵想要渗透,也是被俄军守株待兔在河面上给打成蜂窝。后来事后他们还在继续的尝试,为什么呢?因为如果突袭得手,那些国际原子能组织的人就是保证俄国不能反攻的棋子,对不对?你如果,如果他们能够侥幸占领了核电站以后,又是一个大公关胜利,而且俄军没办法去反攻,你怎么反攻?那边有一大堆国际原子能组织的人,对不对?他们就是人盾,对不对?所以这是他们的如意算盘,而且我可以告诉你,人家事实上已经都发掘出这是谁帮他们策划的,是 MI6 跟英国的国防部帮他们,不是美方策划的,就是是英国人策划的,因为他们事后发现那些被打死的特种兵是英国人训练的。
所以我希望这个回答你的问题,我想基本上我们时间也不多了,我尽快solo。唯一一个需要再谈的话题,有关这个俄乌战争需要再谈话题是未来会怎么发展。这个不论怎么样,这个这件事情很难看,尤其是整个俄国国防部高层还有普京本人都在远东嘛,先是看一个演习,然后接着他去参加这个上合峰会。他人不在那边,你如果是民主国家的领袖,绝对不敢做这样的,因为这个民意调查一定就崩了。但是在俄国的话,他们国内还是有反对派。我想我几个月前也讲过,普京其实在俄国是温和派、温和保守派,他在俄国国内的主要反对派都是激进的国家主义者。所以这件事情发生了以后,他们这个 Duma 就开会,开会以后有很多很多幕后的折冲。
一时就有人有谣言说他们会开始宣战,会动员。我可以跟大家明确的说,这个宣战跟动员的几率非常非常的小,因为这个你看过去这六七个月铺垫,普京固然是在军事上我认为过于保守,但是他在外交上对欧洲做的一件事情我觉得是很正确的,就是他始终没有对欧洲的百姓作出敌对的态势,因为一旦一个国家进入战争动员、进入战争状态,老百姓就忽然的会进了一个断层,能够承受更高的牺牲。你连命都要投入了,其他的生活的牺牲都算什么?所以普京的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欧盟在和平状态,它的社会必须要保持在和平状态,光是为了这一点,俄国就不应该动员,更不能宣战。,所以,但是他其实不动员也可以有志愿兵,也可以有民兵,增派5万人甚至 10 万人都是可以的,这时候还有人建议说也可以把他这个所谓的 special military operation,他的这个任务就是帮助那里的东乌共和国自卫,把它提升成反恐。因为事实上乌克兰已经有好几次攻击俄国本土的记录,那真的是名正言顺,可以说是反恐。
你提升为反恐以后是什么意思?就是你可以更名正言顺地去打击基辅的政府建筑或者其他的一些民用的基础设施,比如说电站、水站。我觉得这个比较合理,但是也不是完全必要,就是事实上他们在这个Kharkiv大撤退之后,马上就把这个乌克兰的电厂全部炸了一遍,对不对?然后今天消息传出,他们把 Krivoy Rog 旁边的一个水坝给炸了。然后那个 Inhulets River 就涨起来。我前面不是提到在 Kherson 前线只有两个旅是渡河去进攻结果被包围成一个口袋吗?他们俄军本来把那两个浮桥给炸了,但是因为 Inhulets River 的水位很低,所以你基本上可以赤脚过河,所以炸掉那个浮桥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然后就很好玩的是今天他们把那个上游的水坝给炸了以后,水位一下上升了。这下那两个旅真的是变成孤军,都是很有意思的发展。
不过言归正传,就是我预期普京不会大幅的升级,不会有宣战,不会有动员。它有一点可能,有一些可能会升级为反恐作战。至于是征兵吗?我个人认为应该征兵 5 万或到 10 万,但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迹象,可能他只征兵两三万也有可能,就是他们刚刚好成立了第三军,这个是原本就准备,第三军大概也是两三万人。
唐湘龙 55:51 好。现在已经到了9月的中旬了,天气开始变冷了。天气会决定在整个的欧洲东部的战场,从二战、一战以来都一样,就是天气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在这个时候去征兵看起来也不合理,因为接下去天气会使得双方面的作战进入到了一个经验值可能胜于一切。过去大家普遍认为就是说天气是俄罗斯的好朋友,所以当天气开始变冷的时候,对俄罗斯来讲,它的经验值会加权、会提高。这个下个月之后,下个月我再跟王孟源连线的时候,那时候天气大概就已经相当冷了,那个时候战场当中态势会变得更清楚。
王孟源 56:40 还没有要两个月,差不多要到时候 11 月那个树叶都掉光的时候,森林的隐蔽效应就没有了。
wokeness
唐湘龙 56:48 那时候就更能够看得看的时候出来。
好,最后我们还要再花点时间,我们来看,因为现在到了距离美国的期中选举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们看到在整个民调上面来讲,我注意到的美国的民调,第一个就拜登的民调从低档上来了,虽然还没有过半,但大概到 40% 几的支持度,表示民主党的基本盘是在回流的。第二个就是说在现在可能改选的众院跟参院里面,现在看起来民主党可能会失去众议院,可是他对参议院的主控权可能会扩大,但是这些都是选举的表面,而重点是这场选举里面我们看到了美国国内的意识形态的尖锐的对立,似乎更强烈了。我从前两天我看到马斯克公开的抨击,这个就是说觉醒主义的这个 wokeness,他在抨击这样的一个觉醒主义,他认为这个是美国建国以来,他的意味着美国建国以来最大的可能会伤害到美国立国精神的乱流。你怎么看这个事情?
王孟源 58:03 噢,其实这个话题很大。我们没有太多时间。
唐湘龙 58:07 没关系,我们花个 25 、20 分钟都可以,您请说。
王孟源 58:11 我只讲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我之所以会想这件事情,是因为最近这个 Amazon prime 出了 lord of ring the ring of power,就是魔戒。
唐湘龙 58:33 魔戒,魔指环。
王孟源 58:34 魔戒故事的续集,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电视剧集。然后 HBO 也刚好推出权力的游戏 game of thrones 的前集,这里面其实在过去 10 年的美国的影视界,是这个wokeness还有白左政治正确的重灾区,所以你从这里面可以看出它的危害。可以看得最清楚,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星际大战 star war,Lucas那个工作室,迪斯尼的 Lucas 工作室,当初那个Lucas,George Lucas 把这个把他的公司卖给迪斯尼的时候,他们把原本的一个中级主管 Kathleen Kennedy 提拔成为总主管。所以后来的这个续集,最新的那三集续集,也就是口碑极差,把整个知识产权给搞砸的那三个都是Kathleen Kennedy 搞的,Kathleen Kennedy 就是一个典型的 wokeness 的女权战士,所以你可以看出星际大战的续集的主角 Ray,那个女主角,是所谓的叫做 Mary Sue 天生无敌,就是智商 300 然后体力超过所有奥运冠军,就是没有任何的缺点,全身到下没有一丝杂毛的那种。这种故事完全没有戏剧性,违反最基本的戏剧常识、常理,但是他们为了政治正确,硬是这样强推。强推的结果就是把不止把老观众给得罪了,新观众也得罪了。而且这样一来,这还不只是艺术创作上的失败,你再从生意的观点,迪斯尼也是自己摧毁自己的知识财产。
为什么会这个样子?是因为在大环境下他们形成一个政治正确,这些决策者、执行的人有必要这样做。你说损失了 10 亿、20 亿的知识财产的价值看起来很大,可是对幕后的那些财阀来说、真正的权贵政要来说,白左是如此重要的一个政治跟社会控制工具。这几十亿、几十亿的,反正是上市公司,那个是所有的股票投资者一起承担,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他们赚的确实很好,确实得到能够撕裂社会,让这个国家社会不再专注在他们所做的恶行跟骗术,能够延续他们的统治。事实上他们对欧盟这次在俄乌战争的反应不就是靠白左的这一套催眠术?
唐湘龙 01:02:14 没错没错,就那个催眠的效果非常强,它对美国的社会主流社会影响力是很大的。所以当他碰触到了言论自由、思想自由的这个领域的时候,大家警觉就说,哇,白左的这种的意识形态他真的可能已经碰到了,就是说了美国人的这种信仰的核心的底线的部分。好,但是在这场的选举当中的,选举以现在来讲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白左跟白右的一场的大对决,现在是一个怎么样的状况?选举之后会有什么影响?
王孟源 01:02:54 我其实不太想谈这个大选的问题,因为我今天这个节目结束之后,我会贴出一个新的博文,那个是已经写好的,刚好就是仔细谈这个问题,所以大家有兴趣的人去看一下。
我刚刚也提到这个Amazon 跟 HBO 这两个剧,一个口碑很好,一个口碑极差,也是完全一样的,就是 Amazon 做的那个魔指环的故事,他们也是刚好三四年前,当时 Amazon 负责他们的这个影视生意的人,因为性骚扰就是 sexual harassment 被开除了。那 Jeff Bezos 原本就是急着要加入这个真正的富豪权力核心,就是你光是有钱没有用,人家要接受你才行,对不对?所以他不但买了 Washington post,然后他这个 Amazon 的这个 studio 就是这个摄影厂也就顺势的交给一个白左,也是一样,跟那个 Kathleen Kennedy 一样的一个女权斗士,叫做Jennifer Salke。Jennifer Salke一上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终止了他们当时准备要做的,要摄的主要的一个计划,就是 Conan the Barbarian。他们原本计划要重拍 Conan the Barbarian,而且他们的那个剧本是很受好评,但是 Conan the Barbarian 我不晓得你知不知道,就是当年阿诺·斯瓦辛格的那个电影。当然在女权主义底下是受不了的,一个肌肉男拿着剑,然后一个裸的美女在自己手里,他们怎么能够,这个怎么改都没办法改成政治正确,所以他就把他砍掉了。砍掉以后那个计划的主导人就跳槽到 HBO 去了,那一位先生后来就证明他真的是很有才华的,他就是现在权游的前期(前传)的制片人,它的主编剧跟制片人。我觉得他这一次是复仇复得很痛快,因为这两个很重要的,很昂贵的剧集对战,结果他把 Amazon 给宰的、杀的溃不成军。
我真正提这些琐碎的例子,不是说我想跟大家做影评,而是我想跟大家用经济的观点来看一下。你这个用 wokeness 或者是政治正确来选拔人才、来决定资金配置的时候,你必须要想到他们跟真正的才能跟最优解有没有什么关联?事实上你想尽办法去用女性演员或者女性编剧、女性导演、女性制片人或者是黑人等等,这个可能跟最优解没有什么太大的偏离。就是说,你不是说那些黑人或女性,他们的演技就特别差,编剧智商就特别低,但是你至少他不是专注在制作一篇精彩好看的片子上面。我们用数学来讲就是这个 correlation 不是很强的证实,就是关联性不是很强的证实。你或许觉得这没有关系,我们反正就投钱还是去找最好的女性导演、女性编剧。这问题是你一旦有了,你一旦用了一个,不是选择最优的,不是所谓的 merit based 的,不是看你的才华才能,不是选贤与能的标准之后,你就会遇到一个 adverse selection 问题。我不晓得中文正确的翻译是什么,这是一个经济学的术语, adverse selection 勉强可以翻成逆淘汰。这个意思就是说,比如说,所有的人随便哪一个进来我都雇用,然后一个小时给他 100 块美金的话,我保证进门来申请工作的人,他的工作的价值都不到 100 美金。凡是他的工作的价值超过每小时 100 美金的人,都不会来申请你这个工作,这叫做 adverse selection。就是你如果设定一个标准,它不是要求最好的,最直接最准确的标准的时候,人家自然是最不合格的人会拼命用漏洞。所以你一旦不是专心的选贤与能,不是专心的 purely one hundred percent merit based。这个时候越是无能的人越是会无耻地去强调他是女权主义、他是同性恋者。事实上我的儿子已经跟我说,他知道有很多他的同学假装是同性恋,所以才能够申请到那个学校。
唐湘龙 01:09:14 它变成这种身份保护了,其实那个身份可能是假。
王孟源 01:09:19 对,你这样一来反而是越差的人越没有廉耻的人,越会想尽办法钻这些漏洞。因为反正你不是要根据贤能、能力,跟品德来挑选嘛。所以表面上看起来好像你说,你这个白人改成黑人,为什么不行?你这个制片人,男人改成女人,为什么不行?理论上好像是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一旦你放弃只选择最优的、最有能力的人、最适合的人的时候,自然会有人来钻这个漏洞。这就是美国现在面临的问题,他们为了背后的权贵能够忽悠社会,忽悠国际,他们自己腐化了他们的整个社会,整个从经济、学术、艺术每一个环节都因此加速腐败,这是非常非常糟糕的事情。
唐湘龙 01:10:30 因为时间关系,后面的那个题目我们谈不到。孟源刚刚讲的就是说这个wokeness,就是现在美国在讨论的觉醒主义,这个觉醒主义本身它有高度的政治正确。孟源刚刚讲的一段就是政治正确,它会提供很多人一种莫名其妙的身份保护,因此我只要迎合政治正确之后,我就得到了我不应该拥有的身份保护,而使得我在某一些领域的竞争力会被高估 overestimation,这个是很糟糕的情况,就是你所有的选拔的标准都变得很模糊,你可能选到一些很烂的人,出现一些反淘汰的现象。
王孟源 01:11:23 而且是越烂的人,越会想尽办法钻漏洞。
唐湘龙 01:11:27 没错,好,那现在呢,现在的美国正在遭遇到这样的情况,它可能才是你现在看到的美国的民主内战,或者是美国的意识形态的对抗的最核心的部分,它不是绝对的。我不是说白左白右,谁对谁错谁好谁不好,但是要注意这件事情就是wokeness本身,它隐含的政治正确会扭曲了这个社会的人才增补、人才的选拔以及资源的配置。这个是你看不到的,一般人看不到的,因为反正只要跟你唱一样腔调的人都会让你拍拍手,但是他很可怕。
好,其他的有关于通膨的问题可能我们下回聊。但是前面因为孟源,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请孟源跟大家去理解最近这将近一个月,大半个月以来国际媒体大轰炸的,乌克兰大反攻,俄罗斯大溃败的这些讯息,可是它终究这场的战争。我们如果有三个面向,第一个站在战场,第二个金融,第三个从能源的角度来讲,你会发现不管在战场上面,不管在金融上面,不管在能源上面,最大的受害者都是欧洲,可是欧洲就困在里头,现在不知道怎么办那。因此欧洲现在明明自己是战争的最大受害者,可他却一筹莫展。
唐湘龙 01:12:52 对俄罗斯来了来讲,小伤,对美国来讲基本上面是大赚,中国保持一个中性的态度,可是欧洲作为一个受害者,欧盟作为受害者,却一副完全不知道怎么办,这个对欧洲的伤害太大了。
… 问:俄乌战争对大陆的警示就是要不然就不打,要出手就要下狠手,要不就打场工具与工具人的新型战争,震撼外部势力。那好,你有话要说吗?
王孟源 01:16:27 其实这个说到一个很大的重点,就是 2015 年的时候,我第一次上视频访谈的时候,我那时候被邀请去谈香港占中事件,我说这个香港占中事件最大的意义在于给中共政权做了一个教训,就是他不会再搞这个很简单的一国两制,让你完整地保持你原有的制度,然后保持接受昂萨媒体跟 NGO 国务院 CIA 这种影响力的体制。现在这个也是一样,现在俄乌战争这一次我想中方也是会总结教训,所以如果台海打起来,我想他们不会像Putin这样打,这是一个可以预期的事情。
唐湘龙 01:17:21 我跟孟源刚刚讲,他是台南小孩,待在乡下地方非常深绿的环境,我是台北小孩,但不管怎么讲我们都是台湾小孩,我们都都非常不愿意看到两岸之间用军事手段去解决彼此之间的终极问题。这个是基本态度了。但是这过程当中的变化,这远远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只能够尽可能把一些真实的声音反映给大家听。
… 好,那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比预期时间多了 20 分钟。那非常感谢人在美国的孟源。还有很多的议题还没有谈到,但是没关系,下个月的时间孟源还是会在龙行天下的栏目里面会固定出现。感谢孟源,感谢龙行天下的观众。
王孟源 01:19:28 谢谢你,谢谢大家的捧场,一定,很高兴有这个机会。
唐湘龙 01:19:33 好好,也谢谢。好,拜拜。来,我们下个月见,拜拜跟大家说周末快乐。